把握四个维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凯发k8国际网址

凯发k8国际网址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凯发k8国际网址 > 理论文库 > 正文
把握四个维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06-12 09:38:00  来源:新华日报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动力,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质的跃升,更是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新质生产力为江苏深入推动产业转型,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新契机、新模式,点燃了新思路、新引擎。调研显示,当前江苏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可归结为“新兴产业”“配套制度”“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四大关键词。

布局新兴产业,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之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方向;未来产业则以前沿技术、创新需求为驱动力,具有颠覆性强、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近年来江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未来产业领域的投入和产出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23年,江苏制造业规模增至4.66万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4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1件。以南京市为例,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引擎,全市正以工业软件、开源软件为新的发力点,全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目前,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并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商业航天、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创新配套制度,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配套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制度创新能够为江苏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氛围,简化行政流程,降低各类民营企业的运营时间和经济成本。江苏近年来以“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自觉,鼓励各区域在制度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着力破解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约束,全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2024年无锡市出台《无锡市推进民营企业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无锡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6个配套行动方案,涵盖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经济环境。其中,《无锡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聚力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依托数字经济,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效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源自产业数字化进程,这是传统产业通过深度融入数字要素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同时,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数字产业化。这一过程孕育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并推动着数字要素的创造与积累。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推进,将产生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海量数据。在这一方面,近年来盐城市坚持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三数联动”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当前,盐城工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均超过60%,拥有江苏省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家、国家5g工厂7家,建成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截至2023年,盐城服务业增加值3603.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比例大幅提高,标志着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是行之有效的现实路径。

重视人才培养,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在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素,要想构建良好的创新与创业生态系统,必须构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人才政策框架。近年来,江苏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吸引力度。江苏实施的“十百千万”人才计划,有效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创新人才留苏来苏力度,同时还引进了大批海外人才。其间,连云港实施的“1 6”人才新政,“1”即《关于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6”即六个专项政策,包括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截至目前,连云港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98.3万人,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58人、省双创人才167人、省双创博士367人。在创业扶持层面,连云港积极打造悟空科创中心,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追踪等服务,有效吸引了大批科技型企业入驻。在产教融合方面,“连云港绿色化工产教联合体”入选省级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有效推动了产教人才交流,促进了科研成果落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邵冠郡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实路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kycx24_4197〉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凯发k8国际网址的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凯发k8国际网址,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