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凯发k8国际网址

凯发k8国际网址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凯发k8国际网址 > 理论文库 > 正文
江苏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4-09-09 09:1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郑 伟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全面、实用的教育体系,实现知识与实践相融合。马克思主义重视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这要求劳动教育不局限于理论,还需深入技能和价值观培养。本文以江苏高校研究为例,分析劳动教育存在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

江苏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调查显示,江苏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劳动的实际利益,69.63%的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为职业经验和就业,62.42%为物质收益或额外分数,功利主义倾向明显。教育部强调劳动教育应培养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但部分教师仅视劳动为体力活,未领悟其深层含义,忽视劳动教育的情感培养。劳动教育被视作辅助工具,目标局限于技能掌握或减轻负担。对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导致学生难以深刻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且当前的劳动教育内容以技能劳动为主,缺乏深度和广度,且重复性较高,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不高,劳动教育内容缺乏创新,反映学校在劳动价值观和创造性劳动教育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出理论学习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其评估方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缺乏劳动实践作品成果展示,学生劳动成果难以得到认可,劳动教育成效不彰。

江苏高校劳动教育应对策略

首先,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塑造社会主义劳动者。目前江苏省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定位偏差过于功利。首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劳动态度、观念和精神,包括培养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甘于奉献、勇往直前的劳动态度,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观念,学习传承劳动模范和工匠的卓越精神。核心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劳动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创造性劳动的地位日益凸显,劳动形态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任务是确保大学生掌握扎实的劳动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熟练使用生产工具、高效完成各类任务,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劳动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

其次,提高师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知。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认知,高校可以设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专题讲座,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形式包括政策文件、发展历程介绍,视频直观展现等,进而激发师生参与劳动,增强劳动实践的意识。二是组织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板设计比赛,让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设计展板,将劳动教育的宣传延伸至办公室和教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官方平台设立“劳动教育”栏目,进行主题丰富多样的活动宣传。三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是亿万劳动者辛勤付出的结晶,是劳动成果的直观体现,从而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

再次,构建劳动教育“五大模块”推进教育课程体系化。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培育学生思想、道德、智力、体能,掌握劳动技巧,培育集体意识、合作和奉献精神。一是“劳动教育 学术育人”,结合劳动教育与学术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与学术创新,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二是“劳动教育 素质提升”,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劳动观念和法律意识。三是“劳动教育 思政教育”,融入思政课程,通过劳动模范实例,加深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四是“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整合劳动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优化实习与实训,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五是“劳动教育 实践育人”,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创业实训。通过这五大模块的综合优化,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更加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构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优化教育评估方式构建“三维协同”机制。一是设立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展示平台,展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二是多维度评价,在评估中除了结果外,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果。三是建立“三维协同”模式,建立以校领导为核心的劳动教育指导团队,确保课程设计、思政融合、专业深化、创新推进和实践执行到位。学院成立劳动教育执行团队,根据学校政策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教育目标,制定评估和改进措施。班级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发挥辅导员和劳动委员作用,策划和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参与其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三维协同”的模式,努力建立起一个更为科学、高效的高校劳动教育评估和改进机制,确保各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同作用,进而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本文系江苏省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党建引领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编号2023sjsz0685〉、2023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编号gjy2023015〉的研究成果)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凯发k8国际网址的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凯发k8国际网址,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站地图